耳朵不来,掌握这些补花钱的招

“你给鼻子、嘴戴上口罩,给脖子围上围巾,给脑袋戴上帽子,你给耳朵买过什么呀?”相声《五官争功》里的这句台词,表达了耳朵的委屈。
据了解,60岁以上者30%-50%患有耳鸣、耳聋,65岁以上者高达72%。虽然老年性耳聋耳鸣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常见表现,而在高龄老人中仍保持“视听不衰”者却大有人在,这就需要及早掌握一些爱耳护耳的保健知识。 避噪音 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,会使原本就开始衰退的听力更容易疲劳。当内耳受到诸如开山放炮、喷气式飞机、鞭炮、雷鸣等强声的刺激时,可戴上护耳塞对付。 戒挖掏 老年人耳道内分泌物减少,产生干裂感,有时感到奇痒难忍,掏耳刺激可暂时缓解。但掏耳朵容易引起外耳道和鼓膜损伤。老年人耳朵感觉不适时,用小棉棒蘸上甘油或植物油湿润耳道可以缓解耳痒症状。 慎用药 使用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等耳毒性的抗生素,不要一次过量或使用时间过长,最好换用中药治疗。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(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中)和听会穴(在耳垂前方对应的面部,张开嘴巴面部有凹陷处),可增加内耳血液循环,保护听力。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,每次5-10分钟。 多补肾 中医认为,肾开窍于耳,老年人肾气渐衰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,如六味地黄丸、金匮肾气丸、龟龄丸等。对于已有明显耳聋症状者,可服耳聋左慈丸。常食核桃粥、芝麻粥、花生粥、猪肾粥等,对保护听力亦有裨益。 熄肝火 中医认为,暴怒伤肝,肝火上逆则导致耳聋。保持轻松愉快的好心境有利于保护耳朵。 小提醒 防中耳炎注意 ①万一游泳、洗澡有水入耳朵,把头倾向进水耳朵的一方,然后用同一侧的脚作单脚支撑,单足跳几次后,水便会排出来。 ②将两个鼻孔同时捏住用力擤鼻涕,容易将鼻涕擤到中耳里引起中耳炎。正确做法是压一侧鼻翼,轻轻地擤出。 ③宝宝躺着哭,眼泪会进到耳廓里,加上分泌物和脏东西,耳朵容易发炎。 小常识 心脏有恙耳朵会报警 耳垂由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,没有软骨,是耳朵上唯一肉多的部位。当动脉出现硬化时,耳朵同其他一切组织一样,得到的血较少,而耳垂是耳朵上对这种缺血现象感觉最敏感的部位,因而在耳垂上出现了皱纹。当您的耳垂出现皱纹时,请及时检查心脏。 |